驱逐舰是一种多用途的军舰,从19世纪90年代至今,一直是海军重要的舰种之一。驱逐舰的名字和内涵,与海军武器的发展和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。本文将从驱逐舰的起源、发展和演变,来探讨驱逐舰被称为什么,以及它代表了什么样的角色和功能。
驱逐舰的起源,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,当时出现了一种以鱼雷为主要武器,对敌方大型舰艇实施雷击作战的“鱼雷艇”。这种小型快速的舰艇,对于以火炮为主要武器的战列舰和巡洋舰,构成了巨大的威胁。为了应对这种新型武器,英国于1893年建造了第一艘“鱼雷艇驱逐舰”,即哈沃克号。这种军舰的设计目的,就是在海上追捕和摧毁敌方的鱼雷艇,同时也携带了鱼雷,用于攻击敌方大舰。因此,驱逐舰最初的含义,就是“驱逐”鱼雷艇的舰艇。
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战争的需要,驱逐舰持续不断的增加了吨位、火力、航速、续航力等方面的性能,也承担了更多的任务和角色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,驱逐舰携带鱼雷和水雷,频繁进行舰队警戒、护航、布雷、保护补给线等行动,并装备扫雷工具作为扫雷舰艇使用,甚至直接支援两栖登陆作战。驱逐舰首次在大规模海战中发挥最大的作用,是1914年英德两国海军在赫尔戈兰湾发生的海战。1917年德国发动无限制潜艇战,驱逐舰安装深水炸弹充当反潜舰,成为商船队必不可少的护航力量。因此,驱逐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,已经具备了多用途性,并逐渐向大型化方向发展。
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,驱逐舰发挥了更重要和广泛的作用。由于飞机慢慢的变成了重要的海上突击力量,驱逐舰开始装备大量小口径高射炮,加强防空火力,以担当舰队防空警戒和雷达哨舰的任务。针对严重的潜艇威胁,旧的驱逐舰做改造投入到反潜和护航作战当中,并建造出大批以反潜为主要任务的护航驱逐舰。同时,在太平洋战场上,日本海军将驱逐舰作为远洋作战的主力兵种之一,在夜间对敌方主力舰队实施鱼雷偷袭,并在后期执行神风特攻的任务。因此,驱逐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,慢慢的变成了海军中的猎犬和多面手,具有极高的战斗力和适应性。
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,驱逐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由于导弹的出现,驱逐舰的鱼雷攻击已不再是第一个任务,反而是反潜和防空作战上升为主要任务。驱逐舰开始装备很多类型的导弹,如反舰导弹、反潜导弹、防空导弹等,以提高对海、对潜、对空的打击能力和范围。同时,驱逐舰也开始装备直升机和无人机,以增强侦察、反潜、救援等功能。因此,驱逐舰在现代海军中,慢慢的变成了一种综合性的水面作战平台,具有较高的性能和战斗力。
总之,驱逐舰的名字和内涵,与海军武器的发展和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。从最初的“驱逐”鱼雷艇的舰艇,到后来的海上多面手和猎犬,驱逐舰一直是海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太突然!上海这家商场也要升级改造了,一地铁口今起关闭!很多人的青春回忆→
初中数学竞赛题,a²+b²=605,求a+b,班级模拟为何全军覆没? 2
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初中信息科技大单元教学实践—以“人工智能”大单元教学为例
色彩丰富,充满情感和活力的油画︱Jennifer McChristian绘画作品
关注官方微信